红色地质科普研学游
2022-08-26 02:00:17 来源:
路线:
张家界博物馆—军声画院—乖幺妹儿—远方的家—贵峪村—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张家界大鲵科技馆—禾田居山谷—老山翁油茶示范基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刘家坪)—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八大公山—桑植民歌寨
景区简介:
一、张家界博物馆
张家界市博物馆是市委市政府"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市本级第一个建成并对外开放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博物馆集历史、民俗、地质、城建规划展览于一体,基本陈列由地质馆、历史文化馆以及城建规划馆组成。
二、军声画院
军声画院位于张家界市区,距离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约35公里,由现任院长、画家李军声于2001年创建,是展示新型绘画种类——砂石画的专题展馆。画家李军声凭藉扎实的美术功底,对绘画艺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回归性探索,以砂石、植物等自然材料为绘画创作原材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绘画种类——砂石画。砂石画具有中国画的神韵,水彩画的清新,油画的凝重,工艺画的精巧,又有半浮雕的立体感,因其取材于自然而享有“绿色画种”和“环保画种”的美誉。砂石画是对自然的崇尚、对生活的感悟,是画家艺术的积累和沉淀,砂石画不但于传统绘画领域取得突破,而且对绘画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馆内主要展示了砂石画的创作流程和其创始人李军声先生几十年来潜心研究与探索的砂石画艺术珍品,展览馆融合了画家的思想智慧和民族情感,与其自然、纯朴的“砂石画”合二为一。
军声砂石画院于2001年5月作为一个暂时的免费景点正式向游人开放,为广大游客卸下旅途的尘土和疲倦。在近一千多平方米的展厅里,一幅幅用张家界特有的天然彩色砂石、植物所绘制而成的“军声砂石画”,为世人展示出灵山秀水和民土人情。透过这扇艺术之窗,您不仅仅可以看到一个更美的张家界,体会到土家人的聪明才智,更可带另一个“张家界”回家作为永久的珍藏。
三、乖幺妹儿
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专门从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研发设计、生产与传承推广工作的民营独资企业。公司法人丁世举,公司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拥有员工120多人,是武陵源区重点产业扶贫项目,覆盖贫困人口1463名,公司创建以来,依托张家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实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确立了以文化带动产业,产业带动扶贫的发展思路,并致力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整合、开发和传承推广,其业务涵盖土家织锦传统产品的现代应用、文化转化和研发设计,以及传承保护、生产加工、营销服务。
公司总部坐落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画卷路,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具有研发设计、生产、展示、营销服务等多项功能。现有原始木质腰机120台,是目前武陵山片区最大的土家织锦生产基地,现已初步形成农户+基地+公司的生产模式。现已开发出“乖幺妹”品牌土家织锦,涵盖艺术品收藏、居家装饰、服装、服饰和实用类产品100多项。并获得了“湖南省最具发展潜力传统技艺项目”“湖南省诚信单位”、全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 “神工百花金奖”“湖南旅博会银奖”“中国优秀织锦传承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张家界礼物”“国家生态原产地”“湖南省外贸品牌培育基地”等多项荣誉。其产品远销法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
四、远方的家
2017年度,它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园区),是张家界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它叫“远方的家”,按照“远方的家我的家”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张家界乡村旅游标杆企业。张家界“远方的家”休闲山庄位于永定区尹家溪镇瓦窑岗村瞿家峪,距离市中心、高速出口及全市各个景区交通便捷通畅;山庄所在地北部丘陵山地森林带,南部山岗田园地貌带,自然条件适宜;山庄溯源而上有正峪、天峪2条山峪分别抵达茶树垭水库和原公社万亩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95%,生态环境优良;山庄所在地瓦窑岗村为土家族集居地,民风淳朴,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2013年,“远方的家”正式对外营业,总建筑面积6480平方米,已建成山庄的土家吊脚楼、风雨桥、别墅客栈、演艺厅、乡土民俗展览馆、风味餐厅、生态停车坪等25栋民族特色建筑群及园林绿化景观,多种休闲娱乐设施,可同时接待300多人活动及用餐需要。配套建成观光果蔬、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土家餐饮、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六大功能区”,是一家集土家建筑、民俗文化、农耕体验、休闲娱乐、土家餐饮、户外运动、生态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农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项功能齐全。
五、贵峪村
贵峪村,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新桥镇。
不远处有大峪村,柏家峪村,老木峪村,申家坪村,五里峪村,新桥社区,远景村,郑家坪村等村庄。
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6~19℃,夏季温高暑热。近年来,永定区新桥镇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全力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2021年,贵峪村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有效盘活闲置土地,“五集”模式初见雏形,蹚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六、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主址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位于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水绕四门。博物馆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中生态广场约5000平方米,展厅约500平方米、5D影厅约500平方米。博物馆功能分区为:中央广场区、静态地质博物馆区、动态“张家界地貌”5D体验区、亲水文化休闲区。 博物馆担负的主要功能是收藏张家界地貌有关的自然生物标本,开展科学研究和挖掘学术价值;面向社会开放,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和地质地貌知识;全面、深入地展开对张家界地貌科普知识的传播、研究。同时也是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张家界航空技术学院的教育基地。
七、张家界大鲵科技馆
张家界大鲵科技馆是张家界(中国)金驰大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章海波投资6000万元兴建的科普旅游文化场馆,是全球首家融知识性、互动性、科研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科大鲵技馆,占地6000多平方米。张家界大鲵科技馆坐落于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区宝峰路。该馆采用先进的声、光、电互动多媒体展示手法,以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演变为背景,集科普、旅游、艺术于一体,揭开大鲵神秘面纱,了解大鲵全面价值,让每位客人能在游览中愉悦地接受科普旅游知识。该馆设生物万象、冰晶体、上古封印、大鲵家园、探秘大鲵、营养价格等展区,其中大鲵家园以多媒体互动技术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首张家界的四季情歌。
八、禾田居山谷
禾田居山谷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的景区。
禾田居山谷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罗潭村 ,紧邻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张家界禾田居山谷是一个新近开发建设的以土家族农耕体验为主的景区。禾田居山谷拟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土家族农耕体验式休闲旅游区。
禾田居山谷拥有集装箱酒店、帐篷营地、溶洞餐厅、洞穴影院、青青牧场、青青烧烤吧、跑马场、射箭场、果蔬种植体验区、农耕文化展示区。
张家界有一个地方,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田园交错,云雾袅绕,空气清新逼人。那里的一片山、一沟水、一群人,土家的淳朴和悠然自得的劳作情怀,跃然画中。禾田山谷,青山绿水间,21间集装箱客栈,天然的溶洞餐厅,几百顶帐篷供你体验野外宿营,还有骑马场、滑草场、射箭、农耕体验园等野外休闲项目。儿时的乐趣和梦想,来禾田山谷追逐,归隐田园,寻找那一片宁静的世界。
九、老山翁油茶示范基地
在慈利县岩溪村的茶山坡上,人头攒动,挥舞银锄,热火朝天,这是慈利县老山翁油茶示范基地上农民们工作的一个场景,这也标志着老山翁食品商贸有限公司的万亩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张家界老山翁食品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基地种植、生产加工、有机绿色食品开发和油脂压榨机械设备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位于世界森林公园:张家界,世界大氧吧,造就了国家级绿色环保食品的种植和加工基地。
公司规划油茶林种植基地3万亩(其中核心高产自有培育有机基地5000亩);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户增收、创收!老山翁通过保价收购农户种植的油茶籽,极大地调动农户开发油茶种植的积极性,带动山区农民发挥地域优势,充分利用闲荒山地,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油茶特色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带动产业发展。
十、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刘家坪)
红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1935年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县刘家坪开始长征,纵横湖南、贵州、四川等8个省份,行程两万多里,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完成伟大长征。现位于桑植县的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和刘家坪乡的长征出发地纪念碑,正是这段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
十一、贺龙故居
贺龙故居,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村,从张家界市区驱车约两个小时,为1975年桑植县政府按原貌所修复的。故居为一湘西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同时在同院内新建了贺龙生平事迹陈列室,此为一砖木结构房屋,共陈列贺龙不同时期的185张照片和50多件文物。旧居门前还有一座风雨桥,建于1916年,贺龙成名后改称为"贺龙桥"。该桥为木质结构,造型古朴,富有民族特色。
贺龙故居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桑植县洪家关,1896年贺龙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十二、贺龙纪念馆
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拥有优质而丰富的红色资源。桑植县找准在全市旅游发展中“红色旅游区增长极”的角色定位,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红色旅游引领样板区、革命老区振兴快进区”的目标以及“红色当头、三色融合”旅游发展思路,以党性教育基地为载体,以红色游历、红色培训、红色研学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水平,大力促进全县红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目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景区已完成4A级旅游景区创建,洪家关白族乡被授予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称号,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桑植段)正在加快建设,“红色桑植”品牌正在不断擦亮。桑植县还将以洪家关、刘家坪红色文旅重点镇建设为着力点,以红色资源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依托、以白族文化为底蕴,积极做好贺龙纪念馆、贺龙故居等景区景点的宣传推介,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成为桑植最亮的底色,引领带动张家界红色旅游发展。
十三、八大公山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北部边陲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及珍稀动植物。海拔自346米至2003米,由斗篷山、杉木界、天平山三大林区组成,总面积4.49万公顷。保护区现有高等植物216科240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二级保护植物32种,八大公山保护区特有植物有10科30种。有朱兰、石豆兰等52种植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药用植物有1000余种。八大公山地形复杂、山川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和历史上很少受到人为破坏,区内分布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着种类繁多的植物,多达3000多种,是鹅掌楸、青钱柳、水青树等古老植物的保存中心,特别是以珙桐为主的成片混交林,形成了罕见的植物群落。脊椎动物有150多种,其中水鹿、苏门羚、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等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十四、桑植民歌寨
近年来,作为张家界前庭后院的桑植县为张家界旅游事业发展又添强劲一笔。空壳树乡政府在传统中谋创新,将民歌与旅游经济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休闲”新型产业项目,致力创造张家界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展示基地,于是桑植民歌寨应运而生。
桑植民歌寨位于桑植县空壳树乡,距桑植县城15分钟车程、武陵源天子山核心景区30分钟车程,景区占地1500余亩,由桑植魅力旅投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支持,连续三年被桑植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建设项目,是全市乃至全省开创把乡村旅游景区和党史宣传教育基地相结合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