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财务工作

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表时间: 2016-06-30 00:00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5年度省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6〕3号)相关文件精神,我局从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等五方面入手,对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开展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自评综合得分94分,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情况

  1、主要职责。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2014]12号)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湘发[2014]13号),设立湖南省旅游局,为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发展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全省旅游业发展,拟订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2)拟订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组织、指导全省重要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和引导旅游业利用外资和社会投资工作;拟订全省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全省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拟订我省开拓旅游市场的措施并指导实施;牵头旅游强省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推进工作;负责监测全省旅游经济运行和全省旅游统计及行业信息发布。

  (3)指导全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全省旅游人才规划;指导实施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等级标准;指导全省有关院校开展旅游教育工作、联系和指导旅游社团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工作。

  (4)组织全省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协调旅游区的规划编制和开发建设;指导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指导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工作;参与旅游扶贫工作和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组织拟订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商品等方面的标准草案并监督实施。

  (5)组织实施出国旅游、赴港澳台旅游及边境旅游的政策规定;依法监管国外、境外在我省境内设立的旅游办事机构;指导全省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指导全省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

  (6)负责对全省旅游市场实施监督管理;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组织指导执法检查,会同相关部门处理旅游违法案件;指导各类旅游区(点)、旅行社及旅游饭店、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负责旅行社设立的审批、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审核报批工作;指导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

  (7)承办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情况。我局内设机构7个,分别为办公室、政策法规处、市场开发处(港澳台事务处)、行业管理处、规划财务处、产业发展处、人事教育处。我局所属事业单位4个,分别为湖南省旅游质量服务中心、湖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湖南省旅游局导游服务中心、湖南省旅游局招待所,其中湖南省旅游质量服务中心、湖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湖南省旅游局导游服务中心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湖南省旅游局招待所为经营类事业单位。

  二、部门整体支出自评情况

  1、预算配置

  截止2015年12月31日省编办核定我局编制78名,其中行政编54名,参公编8名,全额拨款的事业编16名;在职人数为64人,其中行政人员46人,参公人员7人,事业人员11人,在职人员控制率为82.05%。

  2015年度“三公经费”预算为315万元,2014年度“三公经费”预算为317.5万元,“三公经费”变动率为-0.78%。

  2、预算执行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批复湖南省旅游局2015年部门预算的通知》(湘财预〔2015〕23号)批复给我局2015年预算数为:总收支预算14698.69万元,上年结转1136.14万元,追加预算8203.51万元,年底结余955.31万元,预算完成率为96.02%。

  2015年追加预算8203.51万元,年初预算为14698.69万元,预算控制率为55.81%。

  2015年我局没有新建楼堂馆所,无新建楼堂馆所投资概算。

  3、预算管理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部门基本支出中的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2015年公用经费实际支出为288.46万元,年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为297万元,公用经费控制率为97.12%。

  2015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为312.72万元,“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为315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99.27%。

  2015年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为5686.78万元,政府采购预算数为5583.40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101.85%。

  2014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厉行节约等有关文件精神,修改和印发了《湖南省旅游局严格财务及“三公”经费管理五项制度》;同时为规范程序管理,配套印发了《湖南省旅游局财务管理程序》、《湖南省旅游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程序》、《湖南省旅游局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程序》、《湖南省旅游局公务接待审批程序》、《湖南省旅游局会议管理程序》和《湖南省旅游局公务用车管理程序》,2015年我局严格按照上述相关规定执行。

  我局在资金使用上,严格遵守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旅游专项资金严格按照《湖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外〔2015〕29号)等文件(详见附件4)进行管理,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2015年3月13日上午9:00,我局按照《关于做好2015年省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有关事项的函》的文件要求,准时在我局政务网上对2015年省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了公开,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完整。

  4、职责履行

  2015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局上下齐心,全面完成了年初绩效工作目标。

  一是旅游发展合力不断增强。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徐守盛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和开放的亮点,使之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杜家毫省长在会上提出:“要推动旅游与文化、扶贫融合发展。”“新铺开旅游设施网建设,改善软硬基础设施条件”。孙金龙副书记、许又声秘书长专门听取旅游工作汇报,何报翔副省长主持召开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湖南省实施<旅游法>办法》列为省人大、省政府2015年出台的地方性法规项目。各级各部门发展旅游业认识高、措施硬、工作实,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旅游改革创新成效显著。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坚持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并举,激发湖南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湘潭(韶山)获批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并创新举办中俄红色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在全国首创完整的目的地服务游客中心体系,“湖南旅游诚信监管电子平台” 荣获首批中国旅游业改革发展创新奖(全国共有8个项目入选),锦绣潇湘”旅游卡成为全国智慧旅游优秀发展典范,出台《湖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湖南省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引导支持旅行社、旅游酒店转型发展,湖南海外、湖南万达亲和力旅游、新康辉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三是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推动传统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强化建设旅游强省的支撑力。编制《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4个,指导市、县、景区编制旅游规划100多个。争取2015年国家旅游项目资金投入12.49亿元,全省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县达13个,省财政将累计投入22.8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6家、“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1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0家,开展全省等级旅游景区环境整治和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全省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计划》进入省委、省政府一号文件。

  四是旅游管理服务不断提升。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规范与监督管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两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1149人次,发现各类问题457起(处),并限期整改。5家景区被摘牌,10家景区被警告和严重警告。建立旅游志愿者队伍,开展行业文明旅游创建和宣传活动。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全省出动检查人员2673人次,发现安全隐患问题697处,14个市州共上报108条旅游安全隐患台账,所有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旅游安全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全省已开工建设813座(其中完工554座),占计划数的80.2%,进入全国前十位。配合省交通厅编制《湖南省“十三五”旅游公路规划》。旅游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五是旅游营销亮点迭出。着力巩固重点市场、发展新兴市场、培育潜在市场,大力开展宣传营销。成功举办2015年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湖南旅游休闲博览会、“锦绣潇湘?快乐湖南”首届原创旅游歌曲大赛和首届旅游摄影大赛等旅游营销活动。成立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合作联盟、沪昆高铁湖南穿越之旅推广联盟,配合省委宣传部开展沪昆高铁沿线和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集中宣传报道活动,培育了湖南旅游发展新的增长极。先后14次组团赴港澳台、韩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南非、美国参加旅游推广活动,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六是旅游扶贫扎实推进。联合省扶贫办起草《湖南省实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程的意见(代拟稿)》。推进大湘西13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辐射周边429个村脱贫致富。组织省内外20家旅游规划资质机构为重点贫困村开展免费旅游规划和指导。设立了8个省级旅游扶贫点。组织我省进入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名录的14个村村官参加全国旅游扶贫培训班。与扶贫办、住建厅、民委、农委等建立联合扶贫工作机制,共同开展中国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区创建评选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乡村旅游建设,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5、履职效益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新形势,全省旅游行业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旅游业实现了健康持续较快发展,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73亿人次,同比增长15.37%,与2010年的2.03亿人次相比增长13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26.05万人次,同比增长2.96%,与2010年的189.87万人次相比增长19.06%;旅游创汇8.58亿美元,同比增长7.22%,与2010年的8.8亿美元相比下降2.5%;接待国内旅游者4.71亿人次,同比增长14.94%,与2010年的1.94亿人次相比增长142.7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659.96亿元,同比增长21.94%,与2010年的1368.54亿元相比增长167.44%;实现旅游总收入3712.91亿元,同比增长21.71%,与2010年的1425.8亿元相比增长160.41%,年均增长21.0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比例由8.97%增长到11%,提高2个百分点。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1、年中追加经费多,导致预算控制率较低。其原因2015年下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省财政厅追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3500万元;省发改委服务业引导资金旅游专项需二次分配才到我局;文化产业引导资金暨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第二批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暨第一轮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文化旅游产业)专项资金由省财政不同业务处室直接下达到特色重点县,未能纳入我局年初预算;另外还有一些像绩效考核奖励资金等不可预见经费的追加,无法纳入预算。下一步需整合各个方面切块资金,争取纳入我局年初预算范畴。

  2、年末结转资金较多,导致预算完成率降低。其原因是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一期等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年底未能按预定计划支付。我局今后将加强项目过程环节管理,明确细化资金支付时间,按需申请,从而提高预算完成率。

  湖南省旅游局

  2016年5月27日

相关阅读

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103710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