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046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0-06-30 09:26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046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省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打造国际文化旅游消费高地 增强湖南开放经济发展动力》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挖掘国际文化旅游品牌价值的问题

2016年省委、省政府把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作为湖南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将发展入境旅游纳入湖南省加快推进开放崛起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制定实施《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大力实施“锦绣潇湘”旅游品牌建设工程。

2018年,湖南省文化旅游系统以开展“开放主题年”活动为契机,实施“锦绣潇湘”旅游品牌建设工程,推动全域旅游开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世界知名旅游指南出版机构《孤独星球》发布2018年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单,湖南省作为全国唯一省份入选世界十大最物超所值的旅行目的地。

当前我省对境外主要客源地的宣传。一是对欧美、日韩等客源国,主推以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为首的“锦绣潇湘·极致湖南”品牌。今年,我们启动了“锦绣潇湘”精品旅游线路甄选活动,运用国际视野,甄选5条“极致湖南”精品旅游线路,以满足游客新体验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作内容体验,以旅游作市场营销,以科技和金融作坚实支撑,通过极致创意设计,构建文化旅游新场景,创造极致体验式深度消费。二是对亚非拉和南美洲主推“锦绣潇湘·伟人故里”品牌。根据毛泽东主席曾对南美洲、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和正义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广受亚非拉人民敬重,“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倍受亚非拉各界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这一优势,我省抢抓我国举办中非论坛和与多米尼加建交的重要机遇,加强对亚非拉国家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推出“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对东南亚华人华侨主要推寻根祭祖的“锦绣潇湘·心愿之旅”品牌。根据东南亚华侨华人对中华人文始祖的情感认同,方便华侨同胞溯祖思源,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寻根祭祖的“锦绣潇湘·心愿之旅”。积极对接国外华侨华人到湘南“中华寿岳”衡山、炎帝陵、舜帝陵等“静心”之地旅游、祭祖、祈福。

为深度挖掘我省国际文旅品牌价值,做好对境外客源地营销,我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深耕国际旅游市场。一是围绕直航城市营销。在开通国际航线的主要客源地,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并带队,围绕长沙至洛杉矶直飞航线,开展“锦绣潇湘”走进美国文化旅游合作交流系列活动,针对美国主流社会,集中推介以张家界为重点的世界遗产旅游线,并面向美国各大华人侨团和美籍华人有针对性地推介以炎帝陵和舜帝陵为重点的“心愿之旅”祈福寻根旅游线。围绕长沙至伦敦直飞航线开通,开展“锦绣潇湘”走进英国-湖南旅游推介会。在对外营销中首次使用Hunan-ultimate experience推介“锦绣潇湘”文化旅游品牌,首次采用旅游体验营销方式,请英国人讲他们的故事,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分享他们眼中“山水湖南”“文化湖南”“美食湖南”的鲜明特色和极致体验,全方位展示湖南作为“世界十大物超所值的旅行目的地”的风土人情。二是围绕中非论坛营销。以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为契机,积极推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文旅企业和高等院校四个层面协同发力,进一步加大“锦绣潇湘”走进非洲的力度,充分利用近年来湖南对非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宣传推介,全面提升湖南对非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水平。三是围绕高层活动搭载营销。制作推出“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湖南如此多娇”旅游形象宣传片,依托国际、国内的高层会议,利用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和G20旅游部长会议平台,外交部蓝厅推介、北京世园会、上海进博会等系列活动推介湖南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首次举办国际旅行商大会,推进与我省开通直航城市国家的文化旅游合作与交流。四是围绕“一带一路”营销。广泛开展“锦绣潇湘”走进“一带一路”文旅系列交流活动。近年来,我省相继参加“中老旅游年”、中柬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组织赴尼泊尔参加歌舞杂技综合晚会活动及开展湖南海报展暨艺术家采风活动;组织相关市州赴德国、俄罗斯分别参加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和莫斯科国际旅游交易会;组织开展“锦绣潇湘”走进肯尼亚、英国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活动。五是围绕推进构建长沙4小时航空经济圈营销。为贯彻湖南省委常委会作出着力构建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更好地促进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决策部署,我厅向省委省政府报送《立足四小时航空经济圈 打造“锦绣潇湘”品牌走向世界 助推湖南开放崛起的调研报告》。同时,力促入境旅游全面发展,积极开拓亚洲主要客源国市场。2019年 5月16日,陈献春厅长率88家企业参加北京“亚洲文化旅游展”,与30多个亚洲国家同堂交流,通过文化和旅游图文展览、视频展示、产品体验、非遗展演、文艺表演等推广形式,全面立体地呈现了“锦绣潇湘”文化旅游品牌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线路、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并与一些国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扩大了亚洲国家文旅合作朋友圈。

二、关于构建国际文化旅游服务体系问题

为把湖南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我省对标国际,加强硬软件建设,着力构建文化旅游资源、立体交通、酒店住宿、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国际旅游服务体系。

(一)构建协同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充分发挥长株潭旅游板块中长沙市作为全省旅游中心作用和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引领作用、洞庭湖旅游板块的水体资源和湘楚文化资源优势、大湘西旅游板块全省旅游龙头作用和世界遗产资源优势、雪峰山旅游板块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大湘南旅游板块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五大区域旅游品牌及五大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破区域壁垒、文化壁垒、行政壁垒、行业壁垒,促进各地区信息交流,联合开展旅游推介、旅游营销等合力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实现五大旅游板块一体化发展。

(二)构建无缝对接的旅游大交通体系。我省编制实施了《湖南省旅游通景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十三五”红色旅游公路规划》《湖南省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规划(2015-2020年)》和《湖南省自驾车房车营地发展规划(2018-2020年)》,组织编制了《湖南省自驾车旅游活动组织操作服务指南》等5个地方行业标准,逐步建立旅游交通规划和行业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运输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交通设施逐渐完善,目前,全省通车高速公路6582公里,拥有10条铁路干线、10个民用机场、水运通航里程1.2万公里、港口泊位1865个,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自驾车房车营地达50个,旅游交通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大幅提升。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自驾车(房车)营地以及停车场的建设,完善自驾游服务、公共交通中转和换乘服务,推动全省主要交通枢纽与旅游目的地零距离换乘。力争2020年,实现计划新建改建旅游绿道2000公里,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100个。

(三)构建旅游集散和咨询便民服务体系。一是2011年10月,经长沙市政府批准,长沙市旅游咨询集散中心正式成立。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长沙市旅游咨询集散体系已完成前期规划、项目立项、资源整合及部分咨询集散点的建设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旅游公共基础配备和服务能力,依托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等旅客集散地共规划建设咨询集散点11个,旅游咨询集散中心的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已正式上线,网上咨询集散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基本建设完成,基本实现了旅游、票务、租车和特产商城等服务功能。二是长沙、张家界和邵阳等地依托车站成立游客集散中心,加强与景点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门票和运价优惠,互利共赢,定制推出了暑期亲子游和红色游、景区一日游等“道路运输+旅游”产品,让旅客出行更方便、更实惠。三是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汽车客运站通过土地置换的形式,与规划建设中的凤凰县旅游集散中心同步建设,同时整合现有运力成立客运综合体运输企业,承担起了各景区间的游客运输。四是2020年4月份,省文旅厅印制40万地图,分别下发市州,同时今年还将印制中英文版《湖南旅游折页》,实施旅游咨讯进集散中心、进景区(景点)、进旅游饭店活动。同时通过智慧景区播报系统,三大运营商短息提示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结合今年疫情防控与电商平台合作的票务预订系统实现旅游服务资讯线上线下全覆盖。

(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依托当前我省已经开发的“一部手机游潇湘”、“锦绣潇湘旅游卡”APP和微信公众号平台,进一步整合和完善旅游资源、道路交通、酒店住宿、购物娱乐咨讯,按对标国际要求开发英文等其他语种版,实现一部手机游湖南,省内旅游一卡通。

三、关于完善文化旅游的国际性消费政策问题

(一)用好离境退税试点政策。积极争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试点,根据《财政部关于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2015年第3号)、《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1号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修改),省税务局根据工作职责于2015年牵头申报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试点,选择长沙、张家界机场作为离境退税办理点,确认全省20家自愿申请的商店具备退税商店资格,共为境外旅客办理退税额26702.4元。

(二)积极争取国家政策优惠。关于“争取国家政策批准进境免税店和建设大型免税购物中心。如果短期难以争取到国家免税政策,建议在省内黄花机场国际名品交易中心和金霞保税店等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大型免税购物中心所提到的免税,免的是进口环节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政策由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等部委制定,现阶段由海关征收进口关税和代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如将来有需要税务部门配合的工作,我们将积极大力支持。

(三)强化和提升口岸通关能力。据省口岸办统计, 2019年前11月,我省国际航班飞行1.9万架次,口岸出入境人数突破300万大关,继续居中西部前列;国际货邮吞吐量4.09万吨,增长76%,均创历史新高。常德桃花源机场开通了曼谷直航,实现对外临时开放,成为时隔20年后全省第三个对外开放机场。2020年我省将全面提升长沙航空口岸通关能力,实行7×24小时通关,开通国际通程航班,修订口岸管理办法,加快客货运航线发展。

(四)实施文旅“湘品出湘”工程。按照省委、省政府为促进湖南名特优新产品走出去、拓展省外境外市场的举措。依托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等节会平台宣传推介我省文化旅游产品。为加强本土文旅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争取省财政、省商务厅等部门视情对一批名特优文旅品牌和商品给予以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推动本土商品走出去步伐。

四、关于积极拓展国际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问题

(一)积极参加国际行业组织活动。加强与国际行业组织的交流,积极寻找合作机遇。近年来,我省相继参加2017年在成都组织的世界旅游联盟成立大会,2019年在杭州举行,由世界旅游联盟(WTA)主办,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旅游及旅行业理事会(WTTC)、欧洲旅游委员会(ETC)、世界旅游经济论坛(GTEF)、亚太旅游协会(PATA)合办的“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并在会上分享“五个强化促入境旅游强劲增长”的湖南经验。

(二)瞄准商机积极引进国际品牌。一是引进品牌酒店。自2007年湖南第一家国际品牌酒店—运达喜来登酒店建成营业以来,已有万豪、洲际、凯宾斯基、凯悦、温德姆等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的近20余家酒店,相继落户湖南;同时,万达、尼依格罗等令国人自豪的酒店集团也在迅速崛起;目前我省还有10余家国际品牌酒店处于筹备建设中,未来几年将陆续建成营业。二是引进主题乐园。目前,我省已经成功引进华侨城、华强集团等国内知名品牌主题乐园,先后开发了长沙世界之窗、常德欢乐水世界,株洲方特欢乐世界、长沙东方神话等主题乐园项目。在长沙大王山开发了创意堪称世界唯一、设计堪称世界一流的湖南首个世界级特大创新型综合旅游产业项目--“湘江欢乐城”主题乐园。同时,我省积极与迪士尼、乐高、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集团接触,争取把世界IP主题乐园品牌引进湖南。三是引进旅游集团。2017年2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近年来,签约双方协力推进湖南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湖南省进一步深化和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整合湖南优质旅游资源和“锦绣潇湘”旅游品牌,推动湖南入境旅游产品研发设计,依托中国旅游集团海外网点宣传推介湖南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全面拓展湖南国际旅游市场。

(三)加强区域合作深耕粤港澳大湾区。依据201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上,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大联盟合作协议》,结合京广深港高铁开通,打造粤港澳--长沙 “4小时生活圈”,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交流合作。一是发布旅游精品线路,邀请港澳青少年来湘游学,旅行商、媒体考察踩线。2018年 9月26日,我厅抢抓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贯通机遇邀请香港知名旅行商来湘参加2018湖南国际旅游节,并组织实地踩线,举办湖南—香港高铁旅游新产品发布会,发布了10条精品旅游产品线路。2018年10月16日,在香港举办了“探寻香港湖南旅游对接新路径暨湖南文化旅游新商机国际研讨会”,以构建湖南全域旅游开放新格局为目标,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直达湖南为契机,邀请旅游商界、学界、媒体界代表以不同的角度为“湘港”两地的旅游合作提出意见。二是加强媒体合作,全力打造湖南文旅宣传平台。2018年,在《香港商报》建立了专属湖南旅游LOGO的宣传平台,推广了以湖南旅游新宣传口号“锦绣潇湘 伟人故里 湖南如此多娇”为主题的新闻图文综合专题,开设《中国名片 湖南故事》专栏。与亚太旅游联合电视台合作开发香港游学市场,组织港澳中小学校长赴湘研学交流;以湖南省旅游景点、人文、历史、风俗、美食等为选题,邀请全港澳中学生参加了“我为湖南代言”活动。加强针对港澳及国际市场的推广,在香港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电车站、巴士车身等自2018年底起投放为期半年的湖南旅游宣传广告。三是组织开展系列推广活动。组织参加了2017、2018年美丽中国港澳地区主题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成功举办2017年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周湖南如此多娇——“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湖南旅游产品推介会;2017至2019年连续三年组团参加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香港工业品出口展;2016年、2018年在广州举办“锦绣潇湘”湖南旅游推介会;2018、2019年连续二年举办“锦绣潇湘-走进香港”湖南旅游推介会。2019年,陈献春厅长带队到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旅游业议会、香港中国旅行社、新华旅游有限公司、亚洲旅游公司和《香港商报》总部拜访座谈,就加强湖南与香港文化旅游业界高铁旅游产品研发设计、旅游营销推广和旅游服务质量监管,特别是推动港湘两地青少年游学交流,促进双向游学旅游市场发展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进一步深化推动完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文旅企业和人才培训机构等四个层面的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共同推动资源互补、产品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享、航线互通、人才互动等。

五、关于助力长沙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问题

目前,“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中非经贸博览会、“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互联网岳麓峰会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机制已相继落户长沙。长沙在国际文化旅游舞台上亮相的机会越来越多。虽然长沙在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潜力和后劲很足,但也要看到当前所需落实的任务和完成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一)要“建体系”。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进程。2019年11月10日,长株潭城市群签署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及《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工作调度办法》。三市将共建“一网、一环、一江”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一网即“三干、两轨、多连线”的交通道路网,一环即长株潭高速公路大环线,一江即湘江风光带“两岸一线”联通工程)。加强旅游景点的联合宣传,三地3A级以上景区实施联合打包宣传推介,在媒体或景点门口、城市进出口等醒目位置相互推介对方旅游景点,实现市场共拓、客源共享。

(二)要“强供给”。以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持续发力引进国际品牌酒店、国际主题乐园、国际购物中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消费产业。结合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等消费发展新趋势,深入推动文旅消费产品及服务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促进国际消费中心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促进消费领域互动融合和创新发展。特别是强化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间的融合互动,促进旅游、文化、购物、娱乐、健康、餐饮等行业之间的积聚和一体化发展,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打造多样化消费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进一步提升长沙国际消费中心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吸引力。

(三)要“补短板”。 围绕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提升长沙国际消费中心基础设施水平。从城市内部入手,注重完善商业设施布局,加快建设高水平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特别是强化信息化在各类商业载体中的覆盖和应用。在区域层面高度重视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城际间的高铁及轨道交通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消费中心与周边城市、全球各地消费中心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要“优环境”。鼓励长沙市建立综合性执法机构,加大文旅市场秩序综合监管和治理,依法严厉打击零负团费和欺诈消费等行为,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安全诚信的文旅消费市场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国际文旅品牌,世界知名旅游企业总部,同时加快提升长沙市的国际化环境,特别是语言环境,规范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建立多语种的服务呼叫中心,并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快捷消费纠纷处理、紧急医疗等救助机制。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0年6月16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龙景斌 推广传播和交流合作处二级主任科员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046号提案的答复

143861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