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64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2-09-22 10:53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64号提案的答复

袁绍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旅游文创产品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撬起建设富饶美丽新湖南战略的重要支点。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准指导、大力支持,以大赛和各类文创活动为契机,立足湖湘文化,聚焦当地文化元素,提升当地文旅产品整体水平,创新文旅融合新模式,形成文旅产品设计、生产、落地、销售、推广的全产业链,打造文旅融合创新创意新模式。坚持双效统一、创意赋能,助力构建文化、旅游、生态、互联网、科技深度融合的湖南文旅新经济发展格局。为解决文旅市场业态不够丰富,旅游商品良莠不齐,赋能不充分,产能不够大等问题,湖南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以文创赋能为手段,以赛促产,走出了一条文旅商品产业升级的湖南路径。

下一步,我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省旅游文创产品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助推湖南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策支持,力促投资兴业。一是抓紧建立财政对文化创意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针对当前全省旅游购物示范点的评定政策,逐年增加对旅游商品创意产业的投入,使我省财政对旅游商品产业的投入水平与打造全国旅游商品创意产业中心的要求相适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文化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旅游商品创意产业投入格局。二是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为旅游商品研发、设计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积极培育与发展为旅游商品企业服务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采用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的风险资本投向初创型旅游商品企业。探索银行、文化创意企业、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基金四方合作的“桥隧模式”。通过担保制度创新,构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桥梁,解决中小旅游商品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二、着重资源挖掘,丰富旅游文创商品内涵。一是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进程。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充分发挥我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湖南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以十三条精品旅游线路资源为重点,指导景区、企业研究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以十三条精品线路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商品体系。二是增强旅游商品研发创新能力。加快旅游创意产品研发中心、旅游商品创意产业园建设,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科研实验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交流,提炼重点乡村、景区、非遗项目、特色民俗活动,开展院校、研究机构联合开发,在包装、工艺、造型、款式、功能和服务等方面不断开发创新,实现研究成果、教学成果转化,提高我省旅游商品创意综合竞争力。三是引导湖南“新国潮”红色旅游商品的开发。通过大数据和科技赋能,红色旅游目的地和景点开始在线上发力,开发具有创意理念的‘新国朝’区别于‘传统旅游商品’使其成为年轻一代旅游必备。四是以创意进景区为试点提升市场价值。全面推进“创意进景区”“创意下乡”工作,积极推动市州旅游商品企业与34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00余家国家级景区等合作开展创意“商品进景区”试点工作,引入创意理念,结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高等景区旅游资源,利用当地特色物产资源多品类、多品种、全系列地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景区销售的同时,把景区特色旅游商品在景区外的广大市场销售,市场含义是“创意进景区,创意产品走出景区”,通过景区了解、购买形成销售的“长尾效应”。五是以省级购物示范点为示范培育优质企业。自2020年起,我省积极创建了116家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为了提升创意商品的研发,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对省级旅游购物示范点的评定标准和政府扶持进行调整,每两年组织相关领导和行业专家对省级购物示范点进行复核考察,重点考核单位旅游商品的创意研发能力。积极加强省级购物示范点的沟通交流,强化互动联动,充分发挥省级购物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具有创意研发能力的优质企业。六是办好比赛展会,以文旅商品助力乡村振兴。依托“锦绣潇湘”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活动,积极实施湖南文化旅游商品提质升级计划,以一年一个区域扎实推进,通过三到五年时间,整体提升湖南文化旅游商品的形象和品质。大赛聚焦村落、景区,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商品创新与发展。开创大赛成果订货会模式,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成功落地景区实体店、线上销售平台,通过文旅发展斌能乡村振兴,助推文旅产业创新性发展。

三、加强部门联动,支持旅游文化商品人才队伍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积极与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在现有的人才专项资金中加强对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型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使用和奖励。重点挖掘本省基层旅游商品创意人才,从民间传承、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自我研发的行列中发现和培养人才。将继续引导鼓励各地各校根据条件,开设旅游相关专业,并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湖南省文化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在旅游职业教育中的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作用。支持各地院校与旅游优质企业组建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同时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各地院校依托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区域对文化旅游人才的需求,面向社会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升旅游业人员从业能力、创新能力,确保各地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鼓励高校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支持产教融合,引导立项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深化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我省旅游文创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四、深入推进品牌建设,创新宣传推广路径。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着力加快旅游商品创意产业发展,打响“锦绣潇湘·购物之都”整体品牌,使之成为打造“旅游购物名城”城市品牌的重要依托。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以国家文化公园、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度假、非遗传承、民俗文化等为突破口加大对旅游商品开发的扶持力度,着力推出一批主题文创产品、乡村创意产品、特色非遗产品、工业旅游纪念品等多种类型的系列旅游商品精品,发挥品牌的引领与示范效应。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培育一批知名旅游商品研发企业,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定期编制和发布全省旅游商品创意产业品牌、商标名录加强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实施品牌拓展计划,鼓励与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项目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知名品牌,输出文化产品,拓展国际市场。一是依托世博会、中国旅游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港洽周、沪洽周、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平台宣传推介我省文创产品。二是依托与我厅合作的长沙地铁、高铁、机场等线下媒体平台宣传我省文创产品。三是利用我厅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百度百家号等线上平台宣传我省文创产品。四是在我厅境外促销活动中宣传推介我省文创产品,开展“湘品出湘”活动。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旅游文创市场的良性发展。我厅将省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协调,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度,完成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调研与汇报,结合我省实际,出台包括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著作权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法规《湖南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二是持续强化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行政保护。持续完善全省驰名商标保护名录库。加强对侵犯保护名录中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监督检查,适时开展商标专项保护执法行动,提升保护名录中商标的保护效能。强化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适时更新全省从事印制业务的市场主体名录库,随机抽取开展现场监督检查,防范商标侵权行为发生。进一步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加快地理标志管理信息化探索建立地理标志服务平台。三是加强文旅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聚焦文旅市场、文创产品等重点领域和产品,周密部署各项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聚焦农产品、加工食品、道地药材、传统手工艺品等,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专利真实性监督检查、商标使用行为检查等“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四是强化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全省电商平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行政指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承诺制度;强化对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支撑,高效、便捷提供侵权判定意见。引导平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全流程管理。加强线上侵权假冒行为治理,加大对平台内经营者知识产权授权信息抽查检查的力度,完善线下线上一体化保护。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13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  陈岳安

联系电话:0731-85286025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64号提案的答复

290134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