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66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2-09-22 10:55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66号提案的答复

邓坤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洞庭湖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14年国务院批准下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推动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保障,特别提到了挖掘湖区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优势,打造“天下洞庭”整体旅游品牌。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大力发展洞庭湖文化旅游产业。

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洞庭湖文旅产业发展。《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环洞庭湖旅游板块”。2018年,洞庭湖“四市一区”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2021年5月,成立了“洞庭湖生态旅游联盟”。今后,我们将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召开首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的部署安排,按照“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立标打样”的总目标,秉承“项目为王”的理念,进一步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充分发挥洞庭湖水乡风光、湘楚文化资源和大湖经济优势,以“锦绣潇湘·天下洞庭”为区域品牌,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化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幕阜山等跨省区域旅游协作,重点发展湖泊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体育旅游等,将其打造成国际知名湖泊旅游目的地;将明确“以岳阳楼历史文化旅游为引领、以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为延伸、以内湖水上运动休闲为补充、以赤山岛康养度假为拓展”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跨区域合作,联合打造“八百里洞庭游”,共同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推进洞庭湖文旅新业态发展。省文旅厅积极支持岳阳市屈子文化园景区、湘阴洋沙湖旅游景区、益阳市天意木国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汨罗江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并组织专家赴南洞庭湖湿地开展专题调研,撰写了沅江市南洞庭湖湿地旅游调研报告。省农业农村厅重视洞庭湖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创建康养型、科普教育型、田园观光型、亲子娱乐型型等不同类型的省级星级农庄160多家、休闲农业示范农庄25家、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21个、打造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30余条,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集聚村和休闲农庄双轮驱动、点线面全面发展的格局。省林业局高标准举办了十一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持续开展世界湿地日、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支持举办洞庭湖生态旅游活动,大力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从2014年起,在洞庭湖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国家累计投入补偿资金1.8亿元,开展生态效益补偿,实施专业捕捞渔民解困工程。岳阳市积极打造“夜游岳阳”“夜赏岳阳”“夜读岳阳”“夜食岳阳”等夜间文旅经济,开发建设洞庭水上游,完成洞庭湖博物馆建设。益阳市支持沅江市新湾商圣小镇文旅融合项目向省文旅厅争取资金30万元,支持南县地花鼓表演进景区项目、段德昌生平业绩陈列馆智慧旅游项目分别争取资金30万元、60万元,支持黄家湖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支持胭脂湖成功创建省级水利风景区。

今后,我们将积极推进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沅江市赤山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区工作,加强对洞庭湖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推介,鼓励参加或承接湖南四季乡村文化旅游节、湖南都市文化旅游节、湖南工业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对洞庭湖文旅项目提供规划创意、对接推介、投资融资、专家咨询等方面指导和服务,在省级文化和旅游产业资金申报推荐工作中,对其符合相关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条件,并按规定程序申报的文化文旅游产业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继续在洞庭湖区创建一批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农庄、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推动洞庭湖区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整合资源,加强洞庭湖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省交通运输厅已支持S313沅江乐园至漉湖、S220黄茅洲大桥至赤山等涉及洞庭湖腹地的9个项目合计166公里纳入省“十四五”普通国省干线规划,已支持农村公路纳入省规划达236公里,常德至鲇鱼口2000吨级航道已开工建设。省水利厅支持建成了黄盖湖、柳叶湖、皇家湖等32个水利风景区,形成以水利工程为载体的水文化。益阳市先后建成了S220沅江市黄茅洲大桥南至八形汉公路、S322沅江乐园至漉湖公路、S228 沅江至宁乡菁华铺公路(沅江段)、黄家河大桥、白沙大桥、黄茅洲大桥、赤山大桥、沅江市公交总站等道路交通项目。目前,S507沅江市茶盘洲镇至黄茅洲大桥南公路、沅水常德至鲇鱼口2000吨级航道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G234 沅江北互通至胭脂湖(含白沙二桥)公路、G234 沅江市茅草街大桥至白沙大桥公路、S218 沅江市南大膳至泗湖山镇公路、S220 沅江市四季红镇至黄茅洲大桥北公路的前期工作已启动,S220黄茅洲大桥至赤山、沅江市千吨级码头集疏运公路等涉及洞庭湖腹地的项目已纳入湖南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洞庭湖区域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常德市2020年、2021年争取下达补助资金3185万元,大力完善水运航道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水上通道。

今后,我们将加快推进洞庭湖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扩大开放格局,提高运输系统整体效率,增强对洞庭湖区发展的战略支撑能力,形成“外顺内畅,互联互通”的水陆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发展新格局,更好促进交通与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擦亮南洞庭湖特色旅游名片。

四是关于“跨行政区域设立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统一的管理机构”的建议。由于该事项属于机构编制类事项,根据《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第二十七条“未经党中央授权,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机构设置”的规定,省级层面不得干预。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010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我省正在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按照《国家公园布局方案》,若将来国家在洞庭湖区域统筹整合相关自然保护地设立国家公园,省林业局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洞庭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等相关工作。

五是关于“将南洞庭湖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我省于1997年设立了湖南南洞庭湖湿地与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依托该自然保护区申报将南洞庭湖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CN1151)。2018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更名为湖南益阳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保护区总面积为8.01万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洞庭湖区特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洞庭湖生态系统完整性乃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经初步审查,省林业局认为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完全满足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条件,也一直积极支持南洞庭湖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省林业局已将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预审材料(湘林护〔2014〕38号)上报原国家林业局。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南洞庭湖要重新启动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须经沅江市、南县、大通湖020区、资阳区人民政府充分协商一致,经益阳市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国务院批准。如益阳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省林业局将积极指导益阳市编制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材料,同时积极向国家林草局汇报,助力南洞庭湖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取国家层面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

感谢您对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2年6月9日

联 系 人:省文旅厅产业发展处一级主任科员  周爱英

联系电话:0731-85286025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66号提案的答复

290134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