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55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4-06-12 16:49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55号提案的

答    复

李如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精品线路,促进湘鄂渝黔桂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结合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民宗委的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民族地区是我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富矿”,也是全省全域旅游的重要“一极”。近年来,我省站在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把民族地区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工作重心集中发力、加快推进,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动能。

一、关于“丰富少数民族旅游的文化内涵,彰显独特文化价值”的建议。近年来,省民宗委、省文旅厅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导我省民族地区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整理、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等,打造了邵阳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十八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支持民族地区开展彰显民族文化的活动,设立了国家级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省级怀化五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民族地区基本实现了非遗工作有一定的保护经费、保护机构、有较好的传承人队伍,健全四级名录体系;支持民族地区设立“让妈妈回家”非遗工坊;深入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做好民族地区文物资源专题调查,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民族地区文物资源,成功将老司城遗址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利用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融入旅游产品开发,推出了通道皇都侗文化旅游区、墨戎苗寨、德夯苗寨、竹山等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指导戏曲等非遗进景区,展示传统文化魅力;大力培养旅游演出队伍,积极开发武术、舞龙、舞狮、锣鼓等特色民俗表演项目,引导各级美术院校、画院、美术馆在具备条件的景区景点设立写生、展示和培训基地。打造了《魅力湘西》《天门狐仙》《边城》《德夯幻境》等旅游演艺节目。在民族地区举办的“飞歌凤凰·恋上苗乡”“周游三湘·湘约八面山·乐爽在湖南”“神秘湘西 天下鼓乡”等5届湖南省四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向游客展现了民族地区文化和风景的魅力;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持续擦亮“神秘湘西·天下凤凰”品牌,举办摄影双年展、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推动各族群众感知中华文化、增进相互了解。指导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湘西凤凰古城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张家界市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文化,精心打造了中国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中国张家界山歌节、土家女儿会、桑植民歌节、元宵灯会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品牌,白族“三月三”、土家族“六月六”等传统节会活动成为旅游营销新亮点,让游客在民俗风情体验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使百姓大舞台成为吸引游客参与、助推景区活力、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今年,我厅已确定2024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放在怀化市通道县举行,旨在进一步打响“通道转兵”红色名片。

二、关于“推动五省市区联手打造更多品质化、特色化、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的建议。近年来,省民宗委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4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3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7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9个。这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绝大部分分布在我省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永州市等市州,为我省民族地区开展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民族团结主题游创造了条件;积极推动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区域合作,2023年4月27日,派员出席了湘桂黔环“三省坡”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启动仪式,怀化市、柳州市、黔东南州统战部门共同签署《桂黔湘环“三省坡”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合作协议》;支持开展湘黔桂政协跨区域协商,2024年4月2日,派员出席了首届湘黔桂环“三省坡”市州政协跨区域以“凝聚团结共识,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为主题协商会议,致力于把环“三省坡”示范带建设成为省际交界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湘黔桂样板”。省文旅厅结合长江、长征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与鄂渝黔桂的交流合作,积极对接广西、贵州等文旅部门来湘推介,通过一系列节会、展览等活动,加大区域之间的联系。深入挖掘本辖区内旅游景点的内涵与外延,利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历史文化游系列活动、非遗博览会、工业旅游推广月等各大节会、展会平台,为各景点景区持续引流。

省交通厅积极推进民族地区交旅融合发展,持续完善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强化对全域旅游的服务支持保障,将全域旅游生态景观路建设纳入全国第一批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全力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湘鄂渝黔桂地区与大湘西武陵山集中连片区高度重合,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良好生态景观资源,其中涉及我省的地区主要有常德、张家界、湘西、怀化、永州、邵阳6个市州。交通厅将湘鄂渝黔桂地区、武陵山片区作为交通主战场,将支持区域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持续提升交通设施供给质量,促进交通与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同时,将充分利用湘鄂渝黔四省(市)政协助推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带来的发展契机,结合国家政策和区域交通现实基础,重点支持湘鄂渝黔桂地区内高速公路、国省道主干道、县乡公路连通对接,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完善边区高速路网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通高速公路省际瓶颈路段,“十四五”期规划项目22个/1490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5个/216公里,在建12个/831公里;二是畅通国省道骨架路网建设,以实现重要流通枢纽及经济节点通二级以上公路为目标,“十四五”期支持湘鄂渝黔桂民族地区6个市州干线公路项目188个/3058公里,国省补助资金超88亿元。截止目前,已安排建设项目80个/1560公里,已下达补助资金约50亿元;三是完善农村公路基础网络,基本实现景区通双车道的目标,支持6个市州因地制宜新改建农村公路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超8000公里,国省补助资金达47亿元。截至目前,已安排建设项目约6000公里,已下达补助资金约28亿元,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下一步,省交通厅将按照市县申请和项目推进情况,在市县政府落实好项目建设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的前提下,按相关政策和资金依规给予国省资金支持。近年来,因旅游公路项目涉及林地报批、生态红线等条件制约,导致湘鄂渝黔桂地区部公路项目建设推进困难。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委员积极呼吁相关部门支持旅游公路建设,出台支撑旅游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筹资等政策,进一步强化发展与资金供给的有效衔接,规划项目尽早建成,助力湘鄂渝黔桂地区文旅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关于“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省民宗委和省文旅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下发的《关于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打造了“橘子洲-湖南省第一师范旧址-湖南省博物馆-岳麓书院-爱晚亭-新民学会旧址-湘潭韶山毛泽东故居一观看大型室内情景剧《最忆韶山冲》”、“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桃源维吾尔族回族乡一桃源县“中华民族一家亲”展示馆-桃花源风景区-翦伯赞故居-益阳周立波故居”、“怀化通道转兵纪念馆-怀化芷江受降坊 -凤凰古城-花垣县十八洞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 -永顺塔卧湘鄂川渝革命根据地旧址-芙蓉镇-德夯矮寨大桥”“湘南起义纪念馆--汝城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陈列馆”等四条省级“红色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品线路,省文旅厅推出了“魅力湘西·世界遗产游(大湘西板块)”“神韵雪峰·户外休闲游(雪峰山板块)”等线路,串联起长沙、湘潭、张家界、常德、湘西、怀化、郴州等地的主要景点,吸引更多各族游客到我省旅游。

近年来,省财政厅积极主动适应旅游业由景点单一、传统发展模式向旅游目的地综合、全域发展模式的转变,重点实施了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支持政策,提高市县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财政资金能力,更多的吸引市场主体,合力构建以县域为基础推进湖南全域旅游建设。2016年以来,分批逐步支持了张吉怀、环洞庭湖、湘东、大湘南、湘中大梅山、湘江生态文化旅游等6条精品旅游线路,共计安排资金13.46亿元,支持重点县45个,重点改善了各县市旅游投资环境,加强了旅游宣传促销,吸引了较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外,为支持大湘西旅游发展,2018年省财政厅配合省发改委、省文旅厅等相关部门出台《湖南省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旅行社送客入村奖励办法》,积极推动建设了张吉怀和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12条精品线路。建议有关市州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统筹规划,按要求和程序推荐重点项目申报省文旅专项等资金,省财政将继续配合省文旅厅加强对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的深入调研,在现有政策范围内,立足本职,积极推动全省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以来,为打造精品线路,促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进一步发挥其整合资源、扩大内需,省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打造联通湖南、重庆、湖北的“土家苗乡峰林峡谷观光线”,联通湖南、贵州、广西的“瑶鼓侗歌古城商道探秘线”等精品旅游大环线。代省委、省政府起草《关于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湘发〔2021〕25号),在“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中提出着力推进湘鄂渝黔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基地建设,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要求。印发《湘西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积极对接成渝城市群,重点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等,支持民族旅游商品开发及获奖产品孵化。在2023年湘西地区开发专项资金中,安排提质升级“神韵湘西”旅游品牌项目20个,专项资金4864万元,有力推动了湘西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推进湖南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省文旅厅牵头起草了《“畅游湖南”交旅融合示范工程规则纲要》,联合7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科技+文化”标志性工程等,推动文旅经济大省向文旅经济强省迈进。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11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叶小玲  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副处长

联系电话:0731-85286099       手机号:13975817722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155号提案的答复

3343679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