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63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4-06-20 15:55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63号提案的

答    复

傅小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系列工程、实现我省新“山乡巨变”的提案》收悉,由我厅会同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精神引领和铸魂化人作用。近年来,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繁荣兴盛乡村文化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

建立了乡村优秀文化保护传承机制。近年来,省文旅厅会同有关部门着力在乡土文化建设、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乡村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方面不断发力,使得“乡愁、乡贤、乡风、乡韵”文化得以保护传承发展。一是加强了民间乡土文化建设,指导各地深入挖掘和盘活优秀民间文化资源,2021-2023年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9个和“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51个。二是保护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仅2023年支持火宫殿八大传统小吃制作技艺工坊等22个单位为湖南省非遗工坊示范点;浏阳大瑶镇等15个村镇为湖南省非遗村镇示范点,助力当地实现就业增收。三是注重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中国传统村落658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和省级文物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28个,已争取中央财政经费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使得古民居、祠堂等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加大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门前十小”、“最美潇湘文化阵地”、特色农家书屋建设,推进乡村旅游直通车建设,推动了“厕所革命”成果向乡村旅游延伸。持续开展“欢乐潇湘”“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乡村‘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戏曲进乡村”“雅韵三湘”等惠民活动。探索“百姓点单”模式,优化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供给。大力发展乡村群众文艺团队,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沟通交流和文化娱乐的展演展示平台。擦亮“雷锋家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文旅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深化群众文艺作品供给侧改革。发挥“村村响”和“屋场会”、农家书屋等平台载体作用,推选一批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文明实践示范中心。

推进了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步伐。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高标准打造“四个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区、精品营地、旅游精品村、旅游精品廊道。建设了一批省级农村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产业化。培养乡村文艺演出队伍,积极开发武术、舞龙、舞狮、锣鼓等特色民俗表演项目。大力支持民营文旅企业发展,“引客入湘”计划、文旅消费券发放着重向乡村倾斜,开展“送客入村”项目,创新奖励机制,推动乡村文旅市场主体增收。创新实施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工程,在重点乡村旅游区域开发沉浸式演出等项目。把农民培训与发展产业、传承文化等结合起来,重点开展乡土文化讲解、民族手工艺制作等特色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文旅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优化年龄结构。每年公开招募超1000名文化人才服务乡村基层一线,加大了高等院校大力培育乡村职业经理人、民宿管家等新职业人才。

加大了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省民政厅、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制定修订、法制审核和监督执行闭环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了优秀村规民约遴选活动,推出“湘约我的村”主题宣传,推动各地普遍制定修订了合法合规、管用有效的村规民约,依托“小支点”撬动“大治理”,较好地促进了乡村文明和谐、有序发展。

您提出的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乡愁、乡贤、乡风、乡韵”四项工程具体建议非常有建设性和启发性,对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予以认真研究,积极借鉴。下一步,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的部署安排,将重点抓好《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年)》《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湖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方案》等各项政策文件落地见效。着力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抓好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回头看”,开展优秀案例遴选推介活动,推动落实村规民约监督奖惩机制。扎实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建设,2024年在全省支持建设55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区、60个乡村旅游精品营地、65个乡村旅游精品村、55个乡村旅游精品廊道。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达到60家左右,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数量达到280家左右。指导各市州持续推进全省乡村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重点指导建设一批特色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农耕、廉孝、忧乐等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创新开发农耕体验、农事节庆、生态康养、民俗演艺等特色产品,宣传推广湘俗湘艺、湘茶湘酒、湘瓷湘绣等特色传统业态,培育特色美食村、民俗风情村、森林康养村、影视艺术村等主题村落,推动乡村旅游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发展。指导开展“湘村相见”湖南乡村旅游系列活动,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6月7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梁利平  公共服务处三级调研员

联系电话:0731-85286116      手机号:19907316008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563号提案的答复

3343759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