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44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5-09-30 11:05  

曾艳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湖南省数字文博建设的建议》收悉。结合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广电局等部门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强化统筹规划,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晓明书记、伟明省长专题研究、亲自推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数字文博发展作为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文博领域,省级已成立由省文物局牵头,湖南博物院、湖南芒果数智公司组成的国家级文物场景化展示与智能技术实验平台工作专班,完成建设规划编制、布局场景建设并获国家文物局认可。

您提出的建立省级数字文博统筹机制,具有很强的建设性,下一步,将积极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统筹制定中长期规划,探索建立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共享的统一标准体系,并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部门联动,破解规划分散、标准不一问题。

二、深化资源整合,打造共享服务平台

1.数据中心建设。省科技厅推动文化大数据中心申报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标志性项目,支持构建数据要素标准及交易系统,实现全省文博数据互联互通。

2.平台实践成果。湖南广电“山海APP”已入驻39家博物馆,上线2.4万件文物数据,用户超2500万,通过“一馆一码”“文物二创商品推介”等模式,形成“资源-场景-商业”一体化服务,2025年目标文物数据超4万件、用户破亿。

三、聚焦技术攻关,创新应用场景

1.科研成果显著。联合中科院开发文物快速三维采集技术,将采集时间提升10倍,第3代一体化采集装备搭载国产亿级像素相机为大规模采集提供装备支撑;实施“面向智慧文博的AI赋能智能交互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面向不可移动文物的文化资产数字化与自动化标注技术,建立湖南省文化资产标注数据集;依托省重点实验室完成马王堆文物虚拟三维重建,湘绣针法数字化入库。

2.前沿技术布局。2025年省重点研发计划围绕“名碑名刻数字资源库”“数字孪生图形引擎”等领域立项,突破智能复刻、纹样生成技术;湖南广电联合高校研发秦汉历史大模型及沉浸式五感体验技术,提升文物交互展示水平。

四、完善人才体系,强化智力支撑

1.学科专业建设。湖南师范大学构建本硕博贯通的文博人才培养体系;全省开设38个数据管理类、25个数字媒体类本科专业,推动“工科+文科”融合。

2.产教融合实践。支持湖南师大与15家文博单位共建实训基地,聘请20余名行业导师;湖南艺术职院联合省考古研究院举办首届文物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将支持数字文博领域人才申报“芙蓉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等;全面落实《湖南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优化方案》,增设交叉学科,嵌入元宇宙展陈等课程模块。

五、创新传播模式,提升国际影响

省科技厅筹备举办湖南省首届文化和科技融合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湖南广电“山海APP”聚焦“长江流域文明”“丝绸之路文明”,计划推出《因为长江》纪录片、AIGC互动展《大汉云叠》等精品内容;发起“精卫计划”,联合10余所高校上线1.7万条文博视频,构建用户共创社区。下一步将搭建多语种传播平台,深化与海外文博机构合作,培育国际传播人才,打造数字文博国际品牌。

六、优化运营管理,保障长效发展

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依托“山海APP”探索区块链确权、文创分成等商业模式;通过“双向路演”推动湖南博物院、长沙简牍博物馆与岳麓山大科城成果转化,同时完善评估考核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与运维效能。

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各项举措落地见效,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5月28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刘则  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

联系电话:0731-82568251,手机号码:13908496748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44号提案的答复

338184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