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46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5-09-30 11:06  

杨广林、李平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张家界建设首批世界级旅游景区的建议+关于建设大武陵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建议》收悉,结合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及张家界市政府的会办意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优化以张家界为龙头的全省全域旅游空间布局的建议

作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城市与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张家界坐拥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的标签,其以独特的资源禀赋、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一直占据湖南旅游的龙头地位,建设好张家界成为全省共识。在我省“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以张家界为龙头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并设立多个文旅产业项目支撑其发展。近几年来,张家界入境游成绩显著,2024年入境客源地覆盖183个国家和地区,航空口岸出入境旅客量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加上国际旅行商大会、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峰会等高端活动的举办,以及《阿凡达》《西游记》等影视IP的传播,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张”的全球辨识度。2024年,我厅将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旅游区作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对象向文旅部推荐相关工作,待文旅部确定培育名单后将按相关要求推动下一步工作,这将助力张家界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今年1月,我厅与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达成一致意见并共同签署《加快推进张吉怀旅游共同体高质量发展怀化共识》,就建立产业协同推动机制、构建现代旅游业新格局等方面明确了31项合作事项。我厅目前已着手“十五五”规划相关准备工作,张家界的龙头地位在“十五五”规划中将持续予以体现,同时会加强与文旅部的沟通,积极争取将张家界纳入全国旅游业“十五五”规划重点支持地区。目前,张家界市政府正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一区三城”(大张家界国际旅游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城市、入境旅游标杆城市、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城市)。“十五五”期间计划培育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七星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等。

二、关于支持张家界提高国际化旅游水平建设的建议

省外办高度重视张家界国际化建设工作,一是牵头在张家界建成张家界荷花机场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今年1月,张家界荷花机场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中心为境外游客提供一站式交通、通信、文旅、支付等服务。二是建成新的省级优秀涉外参观点。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优秀涉外参观点112家。张家界市已建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天门山风景名胜区等7家涉外参观点,湘西州已建成十八洞村、凤凰古城、老司城景区等9家涉外参观点。并对涉外参观点的线路设计、外文标识标牌、接待队伍等提出具体要求。

张家界市政府以创建世界级旅游景区为引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一是提高了入境旅游的奖励标准,从入境市场线上线下开拓、国际航班开通、入境旅游服务等多维度进行奖励和引导。二是在全国率先试点入境游“汇钱包”服务,成为全国首批优化支付服务重点城市;出台外语导游人才培养激励措施,培养小语种讲解员,缓解外语人才短缺的压力,并在全市37个景区实现中、英、韩文标识标牌全覆盖,在4A级以上景区逐步普及讲解耳麦,提升游客体验感。

三、支持张家界旅游大交通网络体系建设。

一直以来,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张家界市交通建设,推进该市交通基础设施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铁路方面,张石(澧)铁路已作为规划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并列入2025年国铁集团勘察设计计划,正持续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单位的汇报衔接,争取尽快启动勘察设计招标,尽早实现开工建设。张崀桂铁路中,张吉怀铁路已建成通车,怀桂铁路是国家现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规划研究项目,未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2023年以来,省政府领导已多次带队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请求支持加快怀桂铁路纳规建设。经反复汇报衔接,国家已初步同意将该项目作为规划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新一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后续,省发改委将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怀桂铁路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以尽早启动前期工作。公路方面,鹤峰(湘鄂界)至桑植高速公路已纳入《湖南省“十四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研究论证项目及《湖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4-2035年)》(送审稿),项目建设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根据《关于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模式的优化调整方案》(湘交综规规〔2024〕10号),已明确地方高速公路原则以市州为责任主体,由市州组织实施。下一步,省委发改委将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路网结构、地理地质条件、运输需求效益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推动项目建设纳入省“十五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争取尽早启动前期工作。机场方面,2024年2月,省委、省政府对张家界机场改扩建项目已有明确指示。机场设计旅客吞吐量为500万人次/年,历史最高年份(2019年)为289万人次/年,容量还有较大富余。代表提出“将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的跑道由2600米加长至3600米”,该事项属于张家界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内容,当前存在以下三点客观制约因素,一是政策层面明确要求暂缓推进。2024年2月3日,晓明书记在《关于张家界代表团请求支持事项研究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批示“要打开思路、拓展眼界,谋划更多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项目”;二是现有设施满足中短期需求。目前国际(地区)航线主要服务日韩及东南亚市场(航程5小时内),现有2600米跑道完全满足起降要求;T2航站楼设计保障能力为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接近饱和。三是资金压力超出承载能力。二期扩建项目总投资达15.57亿元,建设周期长达4年,投产后每年将新增运营成本约4800万元,将进一步加重机场运营成本压力。综上所述,建议暂缓实施张家界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项目。建议张家界市进一步研究论证跑道延长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急迫性,科学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四、关于支持张家界文旅品牌大宣推的建议

省委宣传部持续擦亮“国际张”金字招牌,将“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作为重点任务,进一步发挥张家界旅游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一是全力支持培育张家界市武陵源-天门山旅游区成为首批世界级旅游景区,抢抓机遇、高位统筹,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通过政策扶持和环境优化,扩大张家界文旅品牌宣传推广,加强入境旅游国际传播影响力,推动实现从观光旅游到全域度假的跨越式发展。二是落实《促进湖南入境旅游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强化“合力营销”,支持与湖南卫视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制作推出系列主题鲜明的节目,变“流量”为“留量”。三是创新营销宣传,巧用媒体、互联网平台为张家界“吸粉”“圈粉”“固粉”,构建大宣传格局,打造全球文旅品牌,不断提升张家界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张家界市政府持续打造“国际张”品牌IP,推出“仙境张家界,峰迷全世界”等主题,提升国际辨识度和知名度。策划飞机穿越天门、翼装飞行、高空走扁带等国际性经典营销案例,举办翼装飞行世锦赛、亚洲捷兔慢跑会、国际新杂技戏剧周、国际街舞周、斯巴达勇士挑战赛、“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等系列精品活动。运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Twitter等)宣传推广,加强与国际媒体、客源地电视台合作,制作多语种宣传片《我的家,你的世界》,全网播放量突破30亿次,让张家界在全网“出圈”。张家界“China Travel”话题热门视频播放量位列全国第三。

五、支持推动构建张家界旅游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省多项政策规划已为张家界及大武陵片区发展构建了清晰的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湖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以张家界为龙头,在“大湘西”打造国际知名体育旅游目的地,构建涵盖武陵源、天门山等核心资源的“体育+生态+文化”融合产业集群,目标直指世界级体育旅游目的地,并在“专栏5”专项部署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2021年该景区已成功认定,成为我省体育旅游标杆项目)。《湖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南省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进一步强化张家界“国际一流户外运动名城”“世界一流体育旅游目的地”定位,要求联动湘西州、怀化等地形成“大湘西”世界知名体旅融合产业集聚区,为片区发展提供了多维度政策支撑。在此基础上,省体育局支持张家界申办国际国内赛事,积极开展赛事进景区活动,推动天门山、武陵源等景区提质升级,建议张家界市、湘西州相关部门以现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为载体,积极申报“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张家界市政府以提升智慧旅游水平为抓手,全力推动张家界旅游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市火车站、机场等68个重点场所实现免费WiFi覆盖,全市城区、集镇实现5G覆盖。打通机票、车票、门票、购物等一系列服务功能,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过程和全领域智能服务。此外,全市3A级以上景区均已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13家收费景区建成电子票务系统,并实现全流程线上订票、售票、开票,部分景区还实现了刷脸入园、扫码入园,使游客出行更为便捷。

六、打造以湘西州为核心的“大武陵”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大武陵地区及张家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我厅省民宗委将积极助力提升文旅产品的故事性、艺术性、创新性,推动科技赋能文旅融合。大力实施“三项计划”,发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一是加强与湖北、重庆、贵州等省(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建立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机制,重点围绕民族文化资源共享、民族文化旅游线路联合推广、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共同举办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非遗文化的扶持力度,从少数民族工作专项资金中给予倾斜,推动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非遗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民族文化活动在大武陵旅游品牌中的影响力,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民族文化人才是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关键。我厅将联合省民宗委等相关部门,加强民族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通过举办民族文化传承创意培训班、研修班等方式,提高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精通民族文化、善于创新的旅游产品研发人才。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民族文化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服务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向游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提升大武陵地区及张家界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文化传播效果。

武陵山片区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有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有基础夯实的旅游产业,是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和底气。下一步,省委宣传部将助力打响“大武陵”旅游品牌,多措并举打造文旅名片,推动新产品推出、新服务拓展、新业态培育、新动能形成,促进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力。一是坚持系统谋划,加强多方合力。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支持成立旅游合作发展联盟;二是坚持创新理念,挖掘资源价值。深化与文化、体育、科技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IP、文旅产品等。三是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文旅故事,突出旅游品牌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组织政府主导的媒体增加对重点推广景区的曝光,提高品牌的辨识度、知名度。明确旅游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体,进行精准推送,吸引更多游客前往。

七、关于打造享有盛名的精品名片

湘西州民族文化风情十分浓厚,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等丰富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近几年来,在我厅支持指导下,湘西州依托当地文旅资源,国字号品牌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和凤凰古城旅游区相继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5A级景区数量与长沙并列全省第一。支持乾州古城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十八洞村成为我省唯一一家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录的乡村旅游点。下一步,我厅将结合新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旅游休闲街区划分》行业标准等,指导湘西州加强国字号品牌加强服务管理,不断发展特色旅游业态,如乡村民宿、研学旅行、非遗进景区等,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健康发展。

八、关于加大“神秘湘西”品牌宣传

省文旅厅积极推动会议论坛、节目拍摄、媒体平台走进湘西、宣传报道湘西。东方甄选将凤凰古城作为湖南省唯一直播带货点,两日累计成交额达1.1亿元,并在凤凰、芙蓉镇、矮寨大桥开展文旅走播。《去“湘”当有味的地方》美食文旅探访节目连续两季宣传报道湘西,“导游说家乡·民俗游湖南”启动仪式及主场活动、“湖南DOU是好风光”乡村文旅经营主体公益培训会到湘西举办。助力湘西州省外境外旅游宣传推广,在携程全球合作入境旅游大会上作旅游住宿业产品推介,组织百名境外嘉宾赴湘西考察,组织湘西州参加第38届香港国际旅游展、第12届澳门旅游(产业)博览会、2024年东盟博览等活动。

省外事办将加强张家界、湘西州景区景点对外宣介工作。对于常驻我国的外国记者赴张家界、湘西州取景拍摄,要求当地外事部门密切配合做好相关服务。在组织国外主流媒体团来湘集中采访时,线路设计上重点向张家界、湘西州优质景区倾斜。2023年7月,菲律宾新闻部副部长杰拉德·巴雷尔率领菲律宾主流媒体记者团近20名记者参访湖南,参访了张家界武陵源景区,观看了《魅力湘西》演出,菲媒对武陵源美景由衷赞叹,回国后发出多篇正面报道。2024年11月,在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十八洞村成功入选“最佳旅游乡村”,外交部新闻司为此制作了新媒体短视频,通过外交部发言人境外新媒体账号进行了宣介。下一步,一是支持因公出访团组宣介。在党政因公出访任务中,支持增加文旅资源推介内容,在适当场合播放反映张家界、湘西州优质景区的宣传片;高访团因公出访,支持视情安排文旅宣介交流活动。二是打造精品访湘线路。外宾访湘高层会见场合可增加省内文旅资源推介内容,接待线路上可考虑安排张家界武陵源、湘西十八洞村、凤凰古镇等重点景区景点。三是邀请外国主流媒体访湘。配合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商请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协会、驻外使领馆等,邀请外国主流媒体访湘,采访线路考虑张家界、湘西州重点景区,争取外媒刊发更多积极报道。四是推荐优秀新媒体作品。根据要求,可将反映张家界、湘西州等地的短视频作品向外交部、“外事管理”新媒体、驻外使领馆推荐,充分运用上级单位的海外媒体账号等对外传播途径加大对外宣介力度。

省民宗委依托新媒体形成宣教矩阵,积极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有效途径,充分利用“湖南民宗”“三湘·道中华”等平台,积极配合做好张家界和湘西州旅游品牌的大宣推工作。积极拓展途径,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湖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张家界和湘西州旅游的国际知名度。联合省直相关部门、文旅企业,举办省级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民族节庆、展示等活动,吸引中央媒体和境外记者关注,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讲好湖南民族地区旅游故事。特别是2027年在湘西州、张家界市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26年在张家界市举办第十一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以及2027年湘西州70周年州庆等重要大型文化体育赛事和活动,加大对文体旅融合的宣传力度,助推文化、体育、旅游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湘西州、张家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为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目的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省社科联一直以来支持张家界及湘西旅游文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近年来,在省社科评审委课题立项土司文化相关课题8项,土家文化相关课题26项,苗族文化相关课题27项,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增强了民族文化在国内外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下一步,省社科联和省文旅厅将结合自身职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省社科评审委课题将在一般课题中设置“科研促进专项”“社科联专项”,支持研究较薄弱的湘西、张家界地区的高校、基层社科联开展相关社科研究工作。二是我厅正与省社科联联合开展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申报立项工作,把湘西土司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中的多民族融合叙事研究纳入了选题指南,下一步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专题性、创新性、应用性研究,产出高质量成果,同时,推动课题优秀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三是将张家界及湘西旅游相关的民族文化研究纳入省社科评审委课题选题,进一步加大对土司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等的研究阐释支持力度,充分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整合社科资源,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

感谢你们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6月10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叶小玲  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副处长

联系电话:85286093  手机号码:13975817722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546号提案的答复

338185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