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建议提案>政协提案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632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2025-10-10 10:48  

傅小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深化文旅融合、推进我省旅游景区文化提质的建议》收悉,结合省交通运输厅的会办意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到我省旅游景区部分景区存在一些短板和差距,站位高,立足行业发展全局,精准把脉现实问题,为我省文旅融合提质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吸纳,将您指出的短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湖南旅游景区从“物理空间”升级为“文化符号”,真正实现我省品牌价值与文化影响力双提升。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及我厅今年工作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推动我省景区从“补短板”到强内核:

一、关于突出文化站位提升,打造引领型文旅品牌的建议

目前,我厅已着手准备“十五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及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工作,我们将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深刻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的评价,对标您的建议核心,构建规划目标体系,细化重点任务清单,同时衔接国家战略,提升规划站位高度,将您的建议转化为“十五五”旅游景区发展的具体行动,实现从“景点旅游”到“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为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强省提供坚实支撑。

二、关于突出文化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型文旅品牌的建议

当前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从单一的观光游览向多重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转变,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运而生,新标准更加强化了文旅整合,将“文旅融合”作为新增内容,提出了旅游景区的文化主题、文化利用和文化传播等要求,进一步凸显旅游景区文化个性,扩大旅游景区文化传播影响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旅融合”标准内容的设定,是为了引导旅游景区进一步凸显文化主题特色,丰富文化利用方式,更好地传承和传播文化,增强旅游景区文化吸引力、竞争软实力、市场影响力和企业凝聚力。

下一步,我厅将依据新《标准》,结合省内旅游景区人文底蕴深厚的实际,深化文旅融合,加强数智赋能,从旅游景区文化挖掘、产品迭代、服务提升、管理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引导景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文旅IP,如依托张家界的奇峰异石,打造具有奇幻色彩的山水文化IP;利用岳阳的岳阳楼和洞庭湖,打造以范仲淹《岳阳楼记》为核心的忧乐文化IP等。

三、关于突出文化资源整合,打造主题型文旅品牌的建议

湖南拥有丰富的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等,这些资源分布在不同区域,如何整合好这些资源,形成主题鲜明的文旅品牌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2024年10月,我厅启动了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全面普查湖南各地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等资源,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全面掌握全省资源家底,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促进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近些年来,我省在旅游区域合作方面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创新,已形成“跨省联动、省内协同、国际拓展”的立体合作格局,202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明确打造5大区域旅游协作区,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跨区域项目,显著提升了区域旅游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跨省域合作方面,如湖南与江西共同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协作标杆,签署《湘赣边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编制专项规划,推动红色资源共享共用。通过开通“韶山—井冈山”红色旅游专列、推出“秋收起义·湘赣红旗”等主题线路,实现客源互送和品牌共建;成立中华五岳省际旅游联盟,湖南与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共同签署《中华五岳省际旅游合作协议》,联合打造“畅游五岳 读懂中国”品牌,推出“五岳特种兵100天打卡”等创新活动。南岳衡山作为联盟核心成员,2024年接待游客1104.5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7.96%,带动周边康养、航空航天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湖南与鄂、渝、黔、川五省市共建武陵山文旅圈,推出武陵西环之旅、渝湘世遗之旅等25条精品线路,覆盖59个成员单位。此外,湖南旅游集团与广铁集团合作推出“潇湘号”豪华旅游专列,串联湘粤多地景点,2025年首发即吸引大量粤港澳游客。在省内协同合方面,通过张吉怀旅游共同体、长株潭一体化等打造全域旅游样板;在国际拓展方面,湖南积极拓展入境旅游市场,2024年接待入境游客322.4万人次,同比增长187.7%,其中泰国游客增长267.6%。通过赴泰国举办文旅座谈会、签署《湘泰旅游合作协议》,开发“张家界—韶山—南岳”国际精品线路,并在东南亚、中亚等地区开展精准营销。同时,湖南加入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推动红色旅游国际合作,韶山、井冈山等景区入选“中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湖南通过“跨省共建品牌、省内整合资源、国际精准营销”的多维策略,推动旅游区域合作从“资源共享”向“价值共创”升级,为全国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湖南范式”。下一步,我们持续推动区域合作,深化湘赣边、湘桂黔、张吉怀、长株潭、雪峰山、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大梅山文化旅游区、澧水流域等旅游联盟跨区域务实合作,进一步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旅游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培育壮大旅游品牌吸引力。您所提涟水河是湘江的重要支流,流经邵阳、娄底、湘潭三市,沿线文化与历史底蕴深厚,是湘军文化的策源地,经济与交通价值同样潜力巨大,曾是湘中地区的“黄金水道”。省交通厅一直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涟水复航项目规划建设。“十四五”期,已全力争取将涟水娄底至湘潭三级航道建设工程纳入部省“十四五”水运规划。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批示要求,我厅正全力推进涟水复航前期研究论证工作,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1+6”研究成果,即工可报告和航运用水保障、生态环境影响、碍航桥梁处置、物流运量分析、筹融资模式研究、港口及集疏运体系方案等6个专题,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等3个专题正在抓紧推进。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积极争取涟水复航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水运“十五五”发展规划,同时会同娄底市深化相关专题研究,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在各方条件具备时,推动涟水复航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助力打造“涟水文化旅游带”文旅品牌。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5年6月10日


联系人姓名、职务:叶小玲  资源开发与全域旅游推进处副处长

联系电话:85286093  手机号码:13975817722

联系地址: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238号A座  邮政编码:410111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632号提案的答复

3382184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