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

“考古公开课—考古知识进校园”走进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一起去看 1200 年前的“新湖南”

发表时间: 2024-11-18 16:52  

1200 年前的湖南,在历史长河中有着独特地位,那是一个江海交汇、文明交融的时代。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放学后》杂志开展的 “考古公开课—考古知识进校园”系列线下活动第四场走进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带领现场师生穿越时空,领略 1200 年前“新湖南”的风貌。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为师生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历史文化盛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沈敬、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张兴国、湖南日报《放学后》杂志副总编辑徐荣、执行主编范莉娜、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黄宁、纪委书记王剑湘及学校近 200 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伊始,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纪委书记王剑湘致欢迎词。他相信,通过此次活动,能让孩子们近距离领略这方土地璀璨的文明历史,从而进一步认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于当代的价值。让孩子们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使得深厚的文化自信如源头活水,日新月异、生生不息,在每一位孩子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

“关于1200年前的湖南,你知道什么?”“考古连接历史与现在,你觉得什么是考古?”在互动引导中,公众考古中心主任、长沙铜官窑遗址考古发掘领队张兴国正式拉开了“穿越江海,去看 1200 年前的‘新湖南’”主题讲座的序幕。

从“黑石号”的打捞到铜官窑的发掘,张老师一层层揭开历史的尘土,讲述“新湖南人”如何在“新湖南”创造长沙窑商业奇迹,讲述长沙窑如何从寂寂无名到享誉中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闪耀的明星。那些或从海底被打捞起来,或从地下被发掘出来的长沙窑陶瓷,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 1200 年前的时空之门,让世界看到长沙窑釉彩之独特、装饰之丰富、交流之广泛。“‘黑石号’沉船地点在哪里?为什么会沉?”“陶瓷经过海水浸泡很久后,如何确定它原来的颜色?”同学们在互动答疑环节,向张老师提出了一个个疑问。每一个回答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同学们求知的大门,大家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一问一答之间,知识的火花在教室里闪耀。

讲座结束后,备受期待的陶瓷修复环节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我院陶瓷修复领域的专家郭子懿先是言简意赅地讲解了文物修复相关知识,随后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将陶瓷修复的步骤与方法一一呈现,清晰且直观。

同学们拿到材料包后,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郭老师的指导下迫不及待地开启了体验之旅。那些残缺不全的陶瓷碎片,仿若历史长河中遗落的残章断简,无声地静卧在课桌上,等待着同学们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同学们有序分组展开实践,他们轻轻拿起碎片,那动作就像握住了历史传承的接力棒;他们目不转睛地仔细观察,依据碎片的形状、质地和纹饰,认真判断其原本所在的位置;他们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使用小小的牙签蘸取胶水,小心翼翼地粘合着一块块碎片;他们全神贯注、耐心细致,如同拼图大师一般,努力还原陶瓷原本的风貌。

在同学们的精心修复下,现场共有 20 余名同学的陶瓷修复作品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同学们也获得了一份特殊的奖励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沙窑文创礼盒一件,这不仅是对他们修复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传承文化热情的鼓舞。

活动接近尾声之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沈敬与公众考古中心主任张兴国共同为长郡双语实验学校送上了珍贵的书籍。其中,《焰红石渚——长沙铜官窑遗址 2016 年度考古发掘出土瓷器》一书完整地呈现了长沙铜官窑遗址考古发掘的丰硕成果,与本次活动主题紧密契合。这些赠书深受该校历史组老师们的喜爱,老师们对这些书籍赞不绝口,这也为此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且精彩的句号。

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在长沙市教育领域实力强劲、名列前茅,长期以来始终秉持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此次活动,无疑是学校与我院合作的一次完美展现,双方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与实践平台。“通过张老师的讲解,我才知道黑石号上有这么多极具价值的文物,也才了解湖南在唐朝有这么重要的地位。”C2413 班的黄铭洋同学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一旁的 C2422 班刘千荨同学说道:“陶瓷修复看上去不难,实际上很考验耐心和细心,这让我对考古工作者充满了敬意。”历史组老师对此也深有感触地谈道:“这次活动赋予了书本知识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们切实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这种实践与理论相互交融的方式,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考古和历史学科更浓厚的兴趣。”

“考古公开课—考古知识进校园”走进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一起去看 1200 年前的“新湖南”

335037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