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丨廖汉生

2022-08-16 10:59:34 来源:


廖汉生(1911--2006),土家族,桑植县樵子湾乡张家桥村人。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

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

1929年参加湖南桑植苏区游击队。同年7月被选为桑植县苏维埃代表,并在县农民协会和县苏维埃工作。

1930年后湘鄂西边区坚持湘鄂边苏区反“围剿”斗争。

1933年5月,任湖北鹤峰县第四游击大队副大队长,7月先后担任红三军军部书记员、第七师党务委员会书记、第九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黔东苏区的创建。

1933年,由贺龙、关向应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会合后,任红二军团第六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开辟湘鄂川黔苏区的一系列战斗。

1935年春,任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8月重任第六师政治委员,11月从桑植出发参加长征。7月,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军团第四师、六师政治委员。

1937年5月出席了党在延安召开的苏区代表会议。1937年8月,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副团长、政治委员,率部开赴抗日前线,10月参加雁门关伏击战,切断了日军的交通补给线。

1938年11月,率部开赴晋察冀,参加滑石片战斗,以一个团的兵力歼灭日军一个大队,有力的配合了晋察冀军区的反围攻作战。

1939年初,率部挺进冀中,九天内三战三捷,巩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同年4月,任独立第二旅副政治委员,参加了齐会歼灭战,还代理旅长率部参加陈庄歼灭战。

1940年初,重任716团团政治委员,参加晋西北夏季反“扫荡”战役,同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

1941年初,廖汉生奉命到延安学习,先后在八路军军政学院、政治学院学习。

1942年,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

1943年,任中央党校第二、第四部组织教育科科长,后任第三五八旅副政治委员。

1944年10月,任八路军南下支队第五干部大队政治委员,奉命率部分干部重返洪湖地区开展工作,任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襄南地委书记,巩固、发展了襄南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他任江汉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兼中共江汉区委书记,率部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1946年4月调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工作,不久奉命返回延安。1946年5月,任晋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晋绥军区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一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晋北战役。1946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开赴陕甘宁边区,执行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

1947年3月,先后担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副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后转战陕北,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和陇东、三边、榆林、沙家店、清涧等战役。

1948年2月底,参加宜川战役。在战略进攻阶段,率部参加了西府、澄合、荔北、冬季等战役。

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政治委员,率部进军大西北,参加陕中、扶眉等战役,9月解放青海,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兵团军政治委员兼青海省军区政治委员和中共青海省委书记,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建立人民政权、剿匪平叛、民族联谊、筑路生产等项工作,为建设人民的新青海作出重要贡献。

1952年,起历任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党委第五书记,后主持西北军区工作。

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

1955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同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1973年12月,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

1975年2月,调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1977年8月,任中央军委委员。同年9月,任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80年1月,任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1983年至1993年,任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兼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他还是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6年10月5日6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上一篇

下一篇